在线观看福利网站,丁香六月色婷婷综合网,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,和日本免费不卡在线v

張廷濟(jì)、吳昌碩、王國維、羅振玉等二十二家題《周三家彝》拓本

圖錄號: 48

估價RMB: 3,000,000-5,000,000

成交價RMB: 5,405,000(含傭金)

48
清道光間拓本
1軸?紙本
鑒藏印: 嘉興方氏家藏(朱)?嘉興曹咸熙季襄父收藏(朱)?張廷濟(jì)印(白)?張叔未(白)文鼎私印(白)乾隆丙戌生(朱)?吳受褔印(白)?張公束(白)?寒松老人(朱)仲儀(朱)?仁和陳豪(白)?亦足以豪(朱)?王亦曾(朱)?從宦無功慢去鄉(xiāng)(白)?匊鄰大利(朱)俞樾私印(白)?白衣卿相(朱)?王國維印(白)?吳昌石(朱)?阿梅(朱)?清道人(白)?景叔(朱)?髯公(朱)?臣宗庚印(白)?褚松窗(朱)?趙氏叔孺(朱)?顧鶴逸(白)?羅振玉印(白)?羅叔言(白)乃昌之印(朱白)積余長壽(朱)?乃昌私印(白)?鼎(朱)
識文:
1.周三家彝。道光丙申(1836)秋日嘉興張廷濟(jì)。
2.城東方氏所藏三家彝曾為題詠。此本獲觀于韭溪黃氏嘉禾木連理室之南窗因記。文鼎。
3.德清俞樾觀于詁經(jīng)精舍,時庚午(1870)閏十月也。
4.嘉禾曹氏尋此拓珍若球璧,?為迎旭齋翠墨甲觀譚獻(xiàn)以同治九年(1870)長至日見于杭州。
5.庚午(1870)閏十月中浣,仁和陳豪獲觀于校經(jīng)廬。
6.光緒七年(1881)冬吳縣王亦曾觀于桂林寓齋,時將旋里,倚裝記此。
7.季襄譜兄獲此拓暨叔未翁分書楹帖,郵眎省寓,囑為署款,時蔭甫太史仲脩廣文,藍(lán)洲明經(jīng)先后傳觀,各志歲月,余亦附名于末。庚午仲冬月弟宗庚。
8.彝載《積古齋款識》,云據(jù)江侍御摹本編入者,首二字磨滅,其下釋為“曰追叔休于小臣貝三朋臣三家對乃休用乍父丁尊彝”。跋偁作器者當(dāng)是追叔之僚,屬大夫偁家同宗,三人故曰三家也。愚攷彔伯戎敦文,右辟四方方字作“造字”,證之旁尊,旁肇貝旁,字下體皆同。今此拓獲見全文,弟二字仿佛似之,然則乍器者款名子方,在昔子夏門人有田子方者,為魏文矦師,豈其人歟?是器舊為吾邑方蓮卿先生所藏。咸豐庚申(1860)被兵,器之存毀不可知。越三十八年,戊戌(1898)九月,忽有人持此拓本求售,蓮翁從子頌椒見之憙,曰此吾家故物也。亟購之,屬識顛末,爰為之略加攷證以補(bǔ)積古齋之闕。楚弓楚得,良非偶然。意者子方之于方子,其金石之緣殆有結(jié)之千百年而彌固者哉?!光緒二十四年(1898)日短至嘉興吳受褔記。
9.積古金石勤鬄搓,奇文翼許鮮謬譌;三家彝銘等子姒,二十余字無殊科;清儀奧僻種水洽,更翻詩意相研摩;媿余謭陋寡新識,敢請逐流揚(yáng)其波;惟商甲乙序行第,冊書臚列如掌螺;申伯尹辛竝周輔,丙壬穆產(chǎn)魯所多;文子為寅宣子甲,考?之荀遑論他;日丙日丁父子系,承先取義何媕娿;乃即陽名證?地,東陽軍道馳朝歌;平陽革自羊舌地,南陽統(tǒng)魏臨長河;夙封處父有陽邑,絳郫黃父爭嵯峨;此但名陽例殊眾,斷為其地當(dāng)匪苛;造字叔或?qū)僭旄敢幔肥嘉┵斫K括羅;孟襄成季叔之例,要為卿貳森冠珂;服休迓休見羣籍,取釋祥順泥偏頗;曰對乃盡對揚(yáng)義,沐庥下?春風(fēng)和;小臣臣下等謙抑,卑微踐爵凜委蛇;何須班列大夫士,釋名白虎陳縷覼;貝朋字義古通解,錫百紀(jì)述詩箐莪;貝為介屬重其壽,冀膺綏祜征鮐皤;三朋二合作一篆,詎猶切母同梵伽;綴辭蒼駮遽難究,恍如捫壁尋蝌蚪;大抵肸蠁佐純席,竹籩木豆偕挼挲;勛臣私祭勺分虎,明禋上禮尊同犧;承天子賜報祖德,芬苾與實(shí)瓊山禾;考伐鐘鼓舞箾象,克通冥漠誰祝鮀;皇皇故府墜元典,遺器若有神明呵;官廚得此信矜祕,探討文字征吟哦;撫捫潤質(zhì)鮮催剝,若有瘦碧舍苔莎;因其所制述所識,拘泥徒若膏盛 。頌郊姻丈出示此本,為錄姚復(fù)莊先生舊題長古請正,光緒辛丑(1901)三月朔張鳴珂。
10.舊家藏弆列尊彝,代別商周位置宜;寶器一朝淪浩劫,蛻形孤本喜重披;標(biāo)題幸遇清儀叜,攷證還稽梅伯詩;寄語延陵吳季子,新編曾否采銘辭。璡軒孝廉纂修邑志將竣,仲蛟姻丈命題補(bǔ)空,戊申(1908)七月張鳴珂時年八十。
11.光緒戊申(1908)七月望日石門胡镢観于小松石山房。
12.近世金文之學(xué)萌芽于吾浙。嘉慶初年,阮文達(dá)始刊薛氏《鐘鼎彝器款識法帖》于杭州,踰十年,又刊行《積古齋款識》,其書實(shí)出平湖朱茮堂河帥之手。同時,嘉興張叔未解元復(fù)搜羅古彝器,儲藏甲于東南,觀其題識、跋尾,實(shí)能留意古代制度文物,非尋常好事者比也。其里中同好,若后進(jìn)聞其風(fēng)者,則有若文后山鼎、沈西雍濤、錢有山治光、姚六榆觀光、張季勤沅、方蓮卿維祺、郭止亭承勛、金蘭坡傳聲;其在同郡,則有嘉善黃霽青安濤、石門方鐵珊廷瑚、海鹽陳粟園畯、平湖朱建卿善旂、韓季卿韻海;其在外郡,則有仁和夏松如之盛、錢唐瞿穎山世瑛、海寧朱小漚鈞、蔣生沐光煦、許珊林蓮,均有藏器。時當(dāng)承平,士大夫崇尚風(fēng)雅,諸家每得一器,必拓數(shù)十百紙,分貽朋輩題識、吟詠,風(fēng)流宛在。故道咸以前,古器收藏家以吾浙為最多,而嘉興又吾浙古彝器之淵藪也。自赭冦之亂,諸家藏器大半散佚,而周、秦、燕、齊之郊古器日出,于是咸同以后,收藏家多出北方,南方士大夫藏器亦得自北方為多,而南方數(shù)十百年流傳之舊器,亦日以少矣。此三家彝為嘉興方蓮卿先生舊藏。其器亡于赭冦之亂,先生從子頌椒得此拓而寶之,今又在其從孫逋庵處,逋庵出以屬題。余聞蓮卿先生所藏,尚有頌敦、魯侯角諸器,皆古金中煊赫者,今存亡不可知,然拓本猶可遇之,逋庵盍搆致諸拓,與此拓同弆之,則君家故物不幾復(fù)完矣乎。余嘉逋庵之不忘光澤,故并吾浙諸藏器家記之。即此一事可以觀世變矣。丙辰(1916)夏至,海寧王國維。
13.丙辰(1916)夏至后二日海甯王國維觀。
14.三家彝有二,一見積古齋,缺第二字;一即此。積古一器庚辛亂后為歸安吳退樓所得,與師田父卣均不入兩罍軒款識,而見于尺牘。前數(shù)年,其孫以賸拓畀余,乃與蓮卿先生此銘合集于冊。今又獲覩全形,何快如之?丙辰(1916)秋鄒安記。
15.此器舊皆釋“子方”,吳中丞釋“子”為“昜”。今案金器中凡“子”字無不中直穿上,伯喬父敦“造字”形與此器極近,但中畫穿與不穿之別耳。“昜”從日,為“造字”,貉子卣對揚(yáng)字是也,象日之形作“造字”。此器與師湯鼎“造字”字可互證。周時如陽造字以陽得姓眾矣,或此其苗裔與?逋盦先生得此家藏舊物屬題,因注此。丁巳(1917)端午后三日麓髯曾熙。
16.“造字造字”,曾麓髯釋為“昜方”,可正舊釋之誤。不獨(dú)湯鼎之“造字”字可證,夫君敦之“造字”、造字卣之“造字”、三家敦之“造字”,皆如此也。其文用筆方折,實(shí)出殷派。凡彝器文中有言錫貝用貝者,其下多言父乙、父丁之屬。其用筆必方如征子“造字”鼎、小子射鼎、癸亥父己鼎、小子靜彝瞏尊、庚申父丁角、庚羆卣之類。其文皆與周魯之器異,可證也。殷后無陽姓,“造字”讀為湯,湯蕩古通,“造字”蓋蕩氏,宋桓公裔也。此彝當(dāng)是宋器矣。丁巳(1917)重九日逋盦先生索題,清道人。
17.古文“朋”字作“造字”,象編貝形。今中州出土古貨貝皆鑿其背高處以受組,于是古文“造字”字之象益明。予在海東見有商印度歸者藏編貝一朋,以藤心為編,鑿貝背為孔,一朋至百余,皆細(xì)小如?子,不及我三代古貝之巨。而今尚用以為泉貨,三千年之古俗尚存于南裔,足為考古之助,亦一奇也。宣統(tǒng)丁巳(1917)十月上虞羅振玉題記。
18. 是器弟二字“師”或釋為“師”。余謂“師”字作“師”,與此不類。《從古堂款識》釋作“丙”亦無塙証。余謂當(dāng)是“方”字別體。彔伯戎敦文云右辟四丙可証也。“造字”字,從古堂釋作“造字”,古文陡玉篇陡地名。余謂是“遣”字。城虢敦有“造字”即“造字”之省“造字”即“造字”之省耳。臣三家,乃遣叔賜陽方者。卯敦錫臣十家、耤田鼎余其含女臣十家。周時凡王錫臣則作祭器,此則列國大夫賜其家臣者。其臣亦作彝器,以紀(jì)主恩,舊釋名為三家彝,殊為不詞,當(dāng)名為陽方彝校妥也。器為嘉興方蓮卿家藏。粵匪亂后為松江金瘦仙所得,近又歸江陰奚氏,曾以見示,文字精湛,通體朱碧,真寶器也。蓮卿先生精鑒別,所藏彝器極多,為嘉慶時禾中收藏家。余已?其事實(shí)于拙著《金石學(xué)錄續(xù)補(bǔ)》中。逋盦先生為先生文孫,能世家學(xué),以此彝舊拓本見示,因書數(shù)語,以識古緣,竊以附名紙尾為幸也。庚申(1920)六月褚德彝記。
19.三家彝舊拓退廔曾贈一分,后攜至北京,為好事者攫之而去。對此雅拓,心甚悵悵。辛酉(1921)秋杪吳昌碩題記,時年七十八。
20.壬戌(1922)九月四明趙叔孺觀于吉金盦。
21.宣統(tǒng)甲子(1924)三月于內(nèi)務(wù)府發(fā)見散氏盤,十一月南歸,復(fù)見此拓,孝胥。
22.積古齋箸錄佚一“造字”字之別一器,層見于兩罍軒中,文字精瑾更勝而古茂,視此較遜。乙丑(1925)辰春顧西津。
23.壺云閣藏器有五,一師造字鼎、一季日乙彝、一頌敦、一魯矦角、一即此器(郭止亭舊藏)。道光壬辰(1832)三月,蓮卿先生分屬張尗未解元賦詩、徐籀莊明經(jīng)釋文。器初名“三家彝”。海豐吳閣學(xué)作“追叔彝”,云“陽”下一字不可釋。旁注“方”字。籀莊明經(jīng)釋作“陽丙”。明經(jīng)識古文奇字,時陳簠齋、劉燕庭每?一器,匄求攷釋。子谷孫能世其學(xué),咸豐間金瘦仙黼廷先以所藏三代金文十七種乞谷孫釋文,餽以筆潤餅銀八枚。嗣商?清儀閣藏器,連及于壺云閣,皆谷孫作緣也。光宣間,瘦仙所藏先后散出,此器歸江陰奚萼銘。師趛鼎初歸武進(jìn)費(fèi)西蠡,矜貴之至,名所居曰趛齋。繼歸長白那銕珊,今在四明周湘云處。季曰乙彝已先歸曹氏懷米山房(在吉金圖成后,據(jù)攈古錄見藏?fù)傗j印)。魯矦角亦歸陸氏潛園。其頌敦后歸顧容齋。二甗齋尚待賈而沽也。逋庵先生屬題,爰詳記之。乙丑(1925)閏四月六日南陵徐乃昌。
24.“陽”下佚一字之器有二,各不同笵。一為吳退樓藏,即阮氏積古齋所著錄者;一為劉鐵云藏,今均在歙縣程齡孫家,余皆見之,乃昌又記。
25.是彝乃小臣三家受遣叔貝三朋而作,按遣叔為國之列卿,三家即其家臣。限以三者,天子有三公,諸侯有三卿,大夫亦當(dāng)有臣三人。孝經(jīng)云大夫有諍臣三人,雖無道不失其家,可為明證。注家有二說,孔安國傳指家相、室老、側(cè)室;王肅注無側(cè)室而有邑宰。鼎謂王說是也。側(cè)室二字本于左氏卿置側(cè)室之語,則為家臣之共名,孔說似失檢矣。云三家者,所以別于三公、三卿,疑當(dāng)時有此稱謂,載籍闕佚。今據(jù)此彝以補(bǔ)之,亦快事也。至其人多以支子或宗族為之,觀左氏語可證。故三人均為父丁而作。春秋之末,大夫侈溢,遂有舉異姓為陪臣者,非古制矣。己巳夏,嘉興方憬來,先生出此彝拓本命題,因據(jù)孝經(jīng)而疏證之,以質(zhì)先生。丹徒鮑鼎敬識。
提要: 三家彝又名易旁簋,西周器,現(xiàn)藏北京故宮博物院。頸飾垂冠回首夔紋,中間前后凸起獸首,圈足飾長體夔紋。器內(nèi)底有三行二十四字銘文,記述易旁為答謝遣叔賜給他三串貝和三家奴仆的事,并紀(jì)念父丁。此器經(jīng)郭止亭、方蓮卿、劉鶚遞藏,屢見著錄(《三代》6.51.1、《攈古》2.3.27.2、《從古》12.5.1、《敬吾》下39.2、《周金》3.107.2、《小校》7.46.1、《集成》4042)。時方蓮卿得此古器,頗為珍秘,《積古齋款識》亦僅據(jù)江秋史侍御摹本編錄。后其器佚于兵亂。
是拓道光丙申(1836)張廷濟(jì)隸書題名,經(jīng)曹季襄、方頌椒、方憬來三家遞藏,并邀文鼎、俞樾、譚獻(xiàn)、陳豪、王亦曾、李宗庚、吳受褔、張鳴珂、胡镢、王國維、鄒安、李瑞清、曾熙、羅振玉、褚德彝、吳昌碩、趙叔孺、鄭孝胥、顧西津、徐乃昌、鮑鼎諸家考釋、題詠,是為清末民國間金石交誼之體現(xiàn)。
說明: 張廷濟(jì)題名,文鼎、張鳴珂、譚獻(xiàn)、吳受福、吳昌碩、鄭孝胥、曾熙、鄒安、顧麟士、徐乃昌、羅振玉、李瑞清、褚德彝、王國維、鮑鼎、李宗庚等十六家考釋、題詠,王國維、俞樾、陳豪、胡镢、趙叔孺、王亦曾等六家觀款。
著錄: 《王國維全集》第十四卷P406,《方氏三家彝拓本跋》,浙江教育出版社,2009.12。
[ZHANG TINGJI, WU CHANGSHUO, WANG GUOWEI, LUO ZHENYU, ETC.] ZHOU SAN JIA YI Ink-rubbing in Daogua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
1 scroll
Literature: Complete Works of Wang Guowei, vol. 14, p. 406, Zhejiang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, 2019
Note: Titled by Zhang Tingji and inscirbed by Wen Ding, Yu Yue, Tan Xian, Chen Hao, Wu Shoufu, etc.
159.8×58.5cm
RMB: 3,000,000-5,000,000
跋者簡介:
1. 張廷濟(jì)(1768~1848),原名汝霖,字順安,號叔未,晚號眉壽老人,室名清儀閣,浙江嘉興人。清嘉慶三年(1789)解元,工詩詞,精金石考據(jù)之學(xué),收藏鼎彝、碑版、書畫甚豐。著有《桂馨堂集》、《清儀閣題跋》、《眉壽堂集》等。
2. 文鼎(1766~1852),字學(xué)匡,號后山,別號后翁,所居曰“停云舊筑”,浙江嘉興人。精鑒別,富收藏。工書畫篆刻,亦精刻竹。山水師法文征明,秀麗絕俗,淡雅有致。著有《五字不損本室詩稿》。
3. 俞樾(1821~1906),字蔭甫,號曲園,晚號曲園老人、曲園叟,浙江德清人。清道光三十年(1850)進(jìn)士。歷任編修、河南學(xué)政。晚年僑居蘇州,致力于經(jīng)學(xué)研究。曾主講杭州詁經(jīng)精舍達(dá)三十年。工詩文、書法,著有《春在堂全書》。
4. 譚獻(xiàn)(1832~1901),初名廷獻(xiàn),字仲修,號復(fù)堂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少孤。清同治六年(1867)舉人。歷任安徽歙縣、合肥等縣知縣。晚年受張之洞邀請,主講經(jīng)心書院。駢文師法六朝,尤工詞,家藏前人詞曲甚富。
5. 陳豪(1839~1910),字藍(lán)洲,號邁庵、墨翁,晚號止庵,浙江杭州人。清同治九年(1870)優(yōu)貢生,歷官湖北房縣、漢川等知縣,有惠政。詩書畫皆工。著有《冬暄草堂詩鈔》。
6. 吳受褔(1840~1919),字介茲,號晉仙,浙江嘉興人。清光緒五年(1879)舉人,善書法,猶精金石小學(xué)。刊有《小鐘字林集篆》、《貞孝先生墨跡》。
7. 張鳴珂(1829~1909),字玉珊,號公束,寒松老人,晚號窊翁,浙江嘉興人。寓江蘇蘇州。好吟詠,工書畫。與趙之謙、俞樾、吳昌碩等人皆有往來,喜金石書畫。性嗜書,藏書逾萬卷,著有《寒松閣詞》、《寒松閣談藝瑣錄》。
8. 胡镢(1840~1910),一名孟安,字菊鄰,號晚翠亭長,浙江桐鄉(xiāng)人。清同治八年(1869)秀才。善書畫篆刻,工詩詞。
9. 王國維(1877~1927),初名國楨,字靜安,號觀堂,浙江海寧人。近代國學(xué)大師,精研哲學(xué)、文學(xué)、戲曲史、史學(xué)、古器物、古文字、音韻學(xué)等,尤致力于甲骨、金文、簡牘、碑刻之考釋。著有《人間詞話》、《宋元戲曲考》等,有《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》四十二種。
10. 鄒安(1864~1940),字壽祺、一字景叔,號適廬、雙玉主人,浙江海寧人。居杭州,貢士,清光緒二十九年(1903)補(bǔ)行殿試,中進(jìn)士。后任江蘇丹陽知縣。精金石文字之學(xué),富收藏。
11. 李瑞清(1867~1920),字仲麟,號梅庵、清道人,江西臨川人。清光緒二十一年(1895)進(jìn)士,官江寧布政使,后居上海。工書畫,花卉、山水皆能,書法尤長于北碑。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。著有《清道人選集》。
12. 曾熙(1861~1930),初字嗣元,更字子緝,晚號農(nóng)髯,室名戲海樓,湖南衡陽人。張大千業(yè)師。清光緒二十九年(1903)進(jìn)士。1915年始居上海,以賣字為生。主講石鼓書院。工書畫,與李瑞清有“南曾北李”之譽(yù)。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。
13. 羅振玉(1866~1940),字叔蘊(yùn),一字叔言,號雪堂,晚號貞松老人,祖籍浙江上虞。端重考古,喜于傳刻古籍,亦精鑒藏金石書畫。刊有《殷墟書契前后編》、《雪堂叢刻》等。
14. 褚德彝(1871~1942),原名德儀,字守隅、松窗,號禮堂,別號漢威,室名角荼軒,浙江余杭人。成憲侄。精金石考據(jù),嗜古博物。尤精篆刻,初師浙派,后潛研秦漢鉨印。工畫,亦能寫梅。
15. 吳昌碩(1844~1927),原名俊,后改俊卿,字昌碩,又字倉石,號缶廬、缶道人、苦鐵,又署破荷、大聾等,浙江安吉人。詩、書、畫、印皆精,為一代藝術(shù)大師,近代六十名家之一。西泠印社首任社長。
16. 趙叔孺(1874~1945),名時棡,字叔孺,以字行,浙江鄞縣人。1911年寓居上海專事書畫創(chuàng)作,名重當(dāng)時。書工四體,花鳥山水,皆擅勝場。富收藏,精鑒別。求藝于其門下者達(dá)五十余人。為海上名家之一。
17. 鄭孝胥(1860~1938),字蘇戡、太夷,號海藏樓主人等,福建閩縣人。清光緒八年(1882)舉人,歷任廣西邊防大臣、廣東按察使、湖南布政使等。入民國居上海,鬻書自給。工詩,善隸書,兼善畫松。著有《海藏樓詩》。
18. 顧麟士(1865~1930),字諤一,號鶴逸,別署西津漁父,江蘇蘇州人。祖文彬,筑過云樓,收藏富甲一方。工書畫,精于畫史、畫論、鑒藏。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。著有《過云樓書畫記》。
19. 徐乃昌(1866~1946),字積余,號隨庵,安徽南陵縣人。清光緒十九年(1893)舉人,頗為端方賞識。藏金石、圖籍甚富,熟精簿錄之學(xué),所藏宋元刊本及稿鈔校本、金石古器尤精。刻有《積學(xué)齋叢書》、《隨庵叢書》等。
20. 鮑鼎(1892~1973),字扶九,號默庵,江蘇鎮(zhèn)江人。古文字、音韻學(xué)家,兼擅書法詩文。歷任大夏大學(xué)、無錫國立專修學(xué)校教授。著有《默庵所著書》、《中國金石小史》等。
21. 王亦曾(清),字鶴琴,江蘇吳縣(今蘇州)人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)進(jìn)士,任翰林。
22. 李宗庚(清),字子長,浙江嘉興人。清同治六年(1867)優(yōu)貢,官廣西桂平縣知縣。
藏家簡介:
1. 曹咸熙(清),號季襄,又號寄薌,浙江嘉興人。清同治十二年(1873)舉人,歷官廣西荔浦、陸川等縣。
2. 方憬來(清),初名錫琛,字韓玉,號憬來、逋庵、寒玉樓主,浙江嘉興人。工畫,擅山水,學(xué)吳秋農(nóng),上海漫畫齋主人,時兼哈同花園職員。

版權(quán)聲明

西泠拍賣網(wǎng)上刊載的所有內(nèi)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(dǎo)、圖片、聲音、錄像、圖表、標(biāo)志、標(biāo)識、廣告、商標(biāo)、商號、域名、軟件、程序、版面設(shè)計、專欄目錄與名稱、內(nèi)容分類標(biāo)準(zhǔn)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,均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(quán)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(biāo)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》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(guān)著作權(quán)、商標(biāo)權(quán)、專利權(quán)及/或其它財產(chǎn)所有權(quán)法律的保護(hù),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/或相關(guān)權(quán)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。

未經(jīng)西泠拍賣網(wǎng)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(quán),任何人不得變更、發(fā)行、播送、轉(zhuǎn)載、復(fù)制、重制、改動、散布、表演、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(wǎng)的局部或全部的內(nèi)容或服務(wù)或在非西泠拍賣網(wǎng)所屬的服務(wù)器上作鏡像,否則以侵權(quán)論,依法追究法律責(zé)任。特別地,本網(wǎng)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, 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(quán)法》計算機(jī)軟件保護(hù)條例及國際版權(quán)公約法律保護(hù)。除經(jīng)本網(wǎng)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(fèi)下載、使用等目的外,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(fù)制、修改、經(jīng)銷、轉(zhuǎn)儲、發(fā)表、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(yán)格禁止的。否則,本網(wǎng)站將依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(quán)法》及相關(guān)法律追究經(jīng)濟(jì)賠償和其它侵權(quán)法律責(zé)任。

特別聲明

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(wǎng)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(yè)用途、非盈利、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(fèi)時和用于商業(yè)、盈利、廣告性目的時,需征得西泠拍賣網(wǎng)及/或相關(guān)權(quán)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(quán)。應(yīng)遵守著作權(quán)法以及其他相關(guān)法律的規(guī)定,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(wǎng)及/或相關(guān)權(quán)利人的權(quán)利。